二、古代女子婚礼服
凤冠凤冠霞帔这个成语,旧时指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霞帔这个成语,指富家女或者官家身份的象征。
霞帔在古代还是是女子婚庆的最高礼服,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
相传凤冠霞帔自宋代以后就被规定为有一定品级的命妇才可以穿着佩戴,但它同时却也是民间女子新婚时的传统礼服。
在服饰制度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怎么会允许民间女子在出嫁时可享受穿戴凤冠霞帔的殊荣,让姑娘们在出嫁时打扮得如此高贵,同皇上妃嫔们并起并坐,享受这至高无上的荣誉呢?
“真红对襟大袖衫外加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三、明清命妇礼服
霞帔为明清命妇礼服,或者可以说是王室和官太太的象征。《三才图会衣服》云:霞帔非恩赐不得服,为妇人命服。
《清稗类钞服饰》也写到:明代九品以上命妇皆用之。汉族民间妇女只能在新婚或者入殓时假借,所以发明了云肩与之对抗,所以大号的云肩叫官样。
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据史料所记:“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所谓常服并非指日常服装,而是在国家大典之外的各种礼仪场合所应着的正式礼服。
正因为霞帔是贵妇常礼服的一部分,并非人人可佩,所以,在宋代宫廷中衍生出了“红霞帔”、“紫霞帔”这样的后妃名号。
总之,霞帔一直是封建社会女子服装中的重要意义,不仅具有封建富贵人家以及官宦人家的象征,另外,它还是古代女子的婚礼服。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