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见字如晤!又如约来跟你分享我今天的汉字学习笔记了。今天的笔记写的是“燚”字,这个字很特别。
读音燚字的读音为yì,与常见字“艺”字同音,《五音篇海》里对燚字的注音为“以日切,音亦”。
造字本义“燚”字的字形由四个“火”字构成。
“火”,甲骨文字形,像火焰升腾的样子,本义为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燚”字的造字本义是火树银花般的盛焰,古人称大火为“炎”;称盛大火焰为“焱”;称特大火焰为“燚”。
甲骨文中,“燚”字由三个“火”字叠加,表示众多火苗飞窜的大火。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火”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楷书异体字“燚”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个“火”写成四个“火”,这样的构造使得“燚”字在视觉上更加强调了火焰的旺盛和热烈。
“燚”字的本义是指特大的火焰,后来也用来象征热烈、旺盛等抽象概念。在古籍中,“燚”字多以“炎”代替,但“燚”字的独特构造和含义使其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以保留和使用,用以表达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中对“燚”字的解释如下:
“燚,火貌。”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对“燚”字做了进一步解释:
他指出“燚”字的构成是由四个“火”字组合而成,形象地表示火焰熊熊燃烧的样子。
这个字的读音与“意”相同,但意义上专指火焰的形态。
段玉裁通过字形分析,强调了“燚”字在视觉上的冲击力,以及它在汉字文化中独特的象征意义,即通过重复使用“火”字来加强表达火焰旺盛的意象。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里对这个字“燚”的解释相当直接,它说“燚”是火貌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个字描绘了火的形态或样子,给人一种火焰旺盛、热烈的感觉。在古文中,这样的字往往用来形容火的热烈、旺盛,或者与火相关的热烈、繁荣的景象。